· 金庸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角色评点>本文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发布时间:2020.5.22 作者:金庸武侠 来源:金庸武侠

  序言:

  雁门关一战,乔峰生擒辽皇耶律洪基,平息宋辽之战,然而事后拾起断箭直插胸口,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此时战乱已经止息,为何乔峰要选择自尽?其实“犯上”只是一个导火索,还有其他事情的影响,使得乔峰在雁门关自尽。

  一、无颜面对辽皇

  首先乔峰是一位忠义之人,三军面前威迫耶律洪基,也是逼不得已,如若不然挥师南下,大宋疏于防范,辽军就会长驱直入。乔峰此举,虽然相救宋国,可也将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同时站在耶律洪基的角度,他变成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1、忠义

  从小由南朝汉人抚养,不过归根结底,乔峰依旧是契丹人。临死前的一句话,说出自尽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宋自然是功臣,可面对辽国,就变成契丹的罪人。既然是忠义之人,就不会做出与之相违背的事,可平息两国之战,乃是顺应民意,算不得叛辽。只是在乔峰心里,这道坎很难迈过去,从内心的深处,也无法说服自己。若耶律洪基转身离去,对于乔峰此举闭口不谈,或许也就不会萌生自尽之念。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只是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一股脑地泼在乔峰身上,使其难以立足天地之间。耶律洪基所言与乔峰心中所想,是不得不说的事情,首先南征之事就此作罢,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耶律洪基冷嘲热讽,也是想争回一些面子,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才会举箭自尽。

  2、忠义存于心

  原著中,辽皇没有想逼死乔峰,只是希望他相助大辽而已,乔峰自尽,恰恰说明心中的道德水准,明显要高出众人。假设换作任意一人,也不会自尽谢罪,也就是威迫之事和耶律洪基所言,已经触碰乔峰的底线。关于忠义二字,乔峰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这是自尽的诱因。退一步讲,如果乔峰内心没有如此高的评判标准,也就不会相助大宋,大可以随军南下,加官进爵犹如探囊取物。

  二、前后呼应

  当年萧远山跳崖自尽,途中将还是婴儿的乔峰抛了上来,可以说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如今雁门关自尽,也是前后呼应。这里是指剧情的发展和此前的种种,同时《天龙八部》结束之前,也将剧情推向新的高潮。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乔某是汉人也好,是契丹人也好,有生之年,决不伤一条汉人的性命,若违此誓,有如此刀。

  杏子林中,乔峰断刀立誓,有生之年,不伤汉人性命。可聚贤庄一战,无数英雄命丧乔峰之手,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身边没有阿朱,自己的身世也水落石出,以乔峰的性格,决然不会反抗,定然闭目等死,不然就违背断刀誓言。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此前分析都属于心理活动,而前后呼应,是为了让整部作品更加具有饱满度。由乔峰自尽,衬托出人物性格,以及对于忠义的理解,更好的诠释正义凛然的大侠。乔峰的离世,由一个义薄云天的豪侠,变成一个悲剧英雄。其实乔峰的人物塑造近乎完美,正如之前所言,可以逃之夭夭,或者相助大辽,只是乔峰为了辽宋之争,甘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纵观金庸武侠,能与之比肩的,恐怕只有郭靖一人。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众人心中的侠义之道,若与乔峰相比,当然是相距甚远,从剧情推动的角度分析,自尽将乔峰的悲壮与完美定格。也是整部作品的推动剂,将一个完美的乔峰展现出来,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面对忠义与生死,乔峰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面对,真性情与真侠义,此时尽情的彰显,站在作品的维度分析,自尽似乎已成定局。

  三、阿朱之死

  乔峰终身不娶,就是为了阿朱,至于自尽,也与此有关,只是相比辽皇,阿朱的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初的承诺,现如今已成为泡影,可以说除了辽宋之战,乔峰内心再无牵挂,父亲萧远山皈依佛门,义弟虚竹和段誉,已经各自找到人生的幸福。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想起阿朱的死,内心难免感伤,这种剜心之痛,主要包含两种:

  1、遭人利用

  事先遭人利用,注定这次悲剧,如果乔峰能识破马夫人的计谋,阿朱也不会枉死,故而此事,自己也有责任。乔峰心细如发,杏子林中智斗全冠清,制服四大长老,这些都直接说明乔峰智慧过人,如今听信马夫人,也是仇恨蒙蔽双眼。

  2、误杀阿朱

  误杀阿朱令乔峰万念俱灰,也想一死弥补犯下的过错,只是此时自尽,带头大哥等人,就会逍遥法外。选择活下来,其实对于乔峰而言,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阿朱死后乔峰的内心伤痛,以及决定活下来的那种伤痛,二者相加,让人肝肠寸断。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虽然阿朱是慕容复手下的侍女,可对于她,乔峰的感情是真实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欺骗与遮掩。对于乔峰,阿朱是何等的重要,不然焉能为了她,在聚贤庄独战天下群雄,险些命毕于此。自尽之时,我猜想乔峰会想起往日的种种,以及和阿朱在一起的快乐日子。如果说耶律洪基所言,是乔峰自尽的导火索,那么阿朱之死,就是一缕清风,令火燃烧的越快。倘若阿朱在世,乔峰自尽之时,势必会略加思索,如今伊人不在,已经毫无牵挂。

  四、无容身之地

  天大地大,再无乔峰容身之地,这也是关键所在,虽说乔峰相助大宋,但也只是部分人知道而已。若回辽国,耶律洪基势必不容,可若归宋,也有人从中干涉。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他虽于大宋有功,在辽国却成了叛国助敌的卖国贼。他这是畏罪自杀。

  宋人口中的畏罪自杀,已经揭露这一点,故而纵使乔峰安然无恙返回大宋,除了少部分的人,也不会有人待见他。其实在我看来,乔峰何罪之有?又何谈畏罪自杀呢?一个小人物的窃窃私语,恰恰反映出部分人的心理。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耶律洪基的眼中,乔峰是罪人,宋人的眼中,乔峰未必是功臣,不过在宋辽两国百姓的心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持有不同的态度,正是这些人的存在,导致乔峰没有立锥之地,唯有一死,才能“洗尽其罪”。

  结语:

  乔峰是一个矛盾的巨侠,这种矛盾来源于出身,以及成长环境。可谓是一个悲剧英雄,当初接任丐帮帮主之时,恩师汪剑通留有密函,且看信中内容。

  乔峰若有亲辽叛汉、助契丹而压大宋之举者,全帮即行合力击杀,不得有误。下毒行刺,均无不可,下手者有功无罪。汪剑通亲笔。

宋辽之战已经平息,为何乔峰选择自尽?

  身为契丹人,却生活在大宋,虽然恩师相授武功,可一直提防乔峰,唯恐亲辽叛宋,这正是矛盾之处。一方面重用乔峰,将其培养成丐帮帮主,另一方面处处小心。这是玄慈方丈和汪剑通的过人之处?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乔峰作为金庸笔下的传奇巨侠,虽然结局是悲剧的,可过程是无比闪耀的,为了辽宋和百姓,演绎独一无二的忠义,不禁让人感叹乔峰的智慧与侠义。

  (完)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 回目录 ›› 下一篇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