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金书赏析>本文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发布时间:2019.10.18

  年少不懂《鹿鼎记》,读懂人已到中年。

  少年时对《鹿鼎记》并不感冒,总感觉少了些江湖豪情和刀光剑影,实在是庸常无趣得紧。但是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越来越感到《鹿鼎记》实在是一部值得精读、深读、反复读的好书。里面虽然少了些快意恩仇,但是却多了些人间的烟火气息;虽然缺了些仗剑走天涯、十步杀一人的绝世侠客,但是却刻画了可亲、可近、可学、可爱的平民英雄;虽然没有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独孤九剑等旷世武学,但是却多了些静水深流、直抵人心的朴素道理。

  这其中,有些道理值得N刷。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01 “面子”从来不会凭空而得。如何让自己被重视?答案只有一个:努力让自己强大!

  韦小宝还是扬州丽春院里一个过气妓女的儿子的时候,只能混迹在市井之中,赌博、斗殴、小偷小摸,谁也看不起他。

  入宫当了“太监”,康亲王、索额图之流都把他当作一个皇帝的弄臣,人人对之和颜悦色、极尽恭维,却从没有真正在心里把他当个“人”来看。直到其手刃鳌拜、剿灭神龙教、取得对罗刹国谈判胜利之后,这些大佬们才从心真正里认同接纳了他。

  入天地会当青木堂香主,大家起初只是看在总舵主陈近南的面子,直到他数次为天地会立下大功,群雄才真正从心底把他当成领导,心甘情愿供其驱使。

  入神龙教之前,他只能任由胖头陀挟制宰割。等其成了白龙使之后,胖头陀便开始对其唯命是从。

  韦小宝的经历告诉我们:从来没有凭空而来的“面子”,你所享受到的“尊重”和你的实力永远成正比。

  若想被人重视,你就必须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

  02 “平台”是狐假虎威的“虎”,离开了平台,你或许什么都不是。

  韦小宝面前有三个大平台,一是清廷,二是天地会,三是神龙教,一度混得很是风生水起。

  在清廷,就连康亲王杰书、平西王吴三桂都要看他脸色;在天地会,一帮天不怕、地不怕,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草莽英豪都要以他马首是瞻;在神龙教,身为白龙使,手持五龙令,手绾教众生杀予夺大权,就连“假太后”都要对他曲意奉承。

  看上去,韦小宝威风八面。但是是不是说韦小宝真的很厉害了?答案是否定的。

  仔细观察,不管在哪个平台,大家在乎的其实都是平台所代表的背后势力,比如康熙,比如陈近南,比如洪万通,而韦小宝更多的时候充当的不过是那只狐假虎威的狐狸罢了。

  离开了这个平台,离开了这些背后的势力,韦小宝或许什么都不是。

  还记得吗,当康熙决定不给他当靠山的时候,他躲在庄稼地里,那是有多狼狈?!

  03 走出“舒适区”,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韦小宝不爱习武,所以尽管遇到名师不少,陈近南、九难师太、洪万通等,无一不是江湖一等一的高手,但是他除了练会了一门符合自己兴趣、专门用以逃命的“神行百变”之外,其他一无所成。原因就在于自己不愿吃苦。在他的潜意识里,受这罪,哪如躺会儿、赌会儿舒服?

  但是,韦小宝跟着海大富练武,却是破天荒地下了真功夫:因为跟小康熙比武,被人家摔得鼻青脸肿,他不服气,生平第一次踏踏实实地跟着海大富学了为时不短的武功。尽管招数并不如何精妙,却也日有精进,渐渐地能赢几次对手。特别是在得知小康熙的真实身份之后,海大富吓唬他,若不好好练武,小康熙过几天就厌倦了,就不再和他玩了。受此刺激,韦小宝居然一反常态,收起了懒惰和懈怠,认认真真地学起了擒拿格斗。也正是在这个不断提升自己功夫的过程中,他逐渐赢得了康熙的信任和好感。包括日后,韦小宝多次与人交手,要命关头这些擒拿招数多多少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面是不愿走出“舒适区”、没有学到高明武功,一面是主动走出“舒适区”、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救得了自己的性命。发生在韦小宝身上截然相反的两段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知韦小宝荣封一等鹿鼎公之际,有没有感谢自己这段为数不多的刻苦时光。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04 你为人处世的“底线”,就是你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韦小宝这个人给人的印象是贪懒奸猾,一身俗气,赌博要出老千、看到美女便走不动道、能顺手牵羊的绝对不会和你客气、学功夫能拖一天是一天,毛病多得让人无语。但是这个人有个优点,那就是他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底线——对皇帝必须“忠”、对朋友必须“义”。

  皇帝逼着他去剿灭天地会,把大炮都架到了他的家门口,但是他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想方设法保全与天地会的兄弟义气;茅十八是他进北京的领路人,误信他杀死陈近南的谣言,跑到北京城的大街上要刺杀他,事情传到皇帝耳中。皇帝命他要么拿茅十八的头来见,要么拿自己的头来见。韦小宝依然冒着欺君杀头的危险救了茅十八;天地会安插他在皇帝身边当卧底,几次三番逼着他杀皇帝。他有无数次机会,但是他没有出手,反而是三番五次救了皇帝。

  他没有读过书,但是从说书先生口中懂得了“对皇帝要忠,对朋友要义”的朴素道理,这也成为了他做人的底线。而恰恰就是因为他始终秉持了这条底线,在保全皇帝和天地会兄弟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多方的好感,并成功博得了他们的同情。

  看到没,他这条为人处世的“底线”就成了他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05 瞧不清大势,便成不了大事。

  《鹿鼎记》里有两个悲伤的故事:

  第一个关于天地会和沐王府。这两股老牌反清势力在江湖上颇有号召力,在清廷内部已经渗透发展了韦小宝、吴六奇等重要人物,可说是清廷的心腹大患。这两股势力反清态度极为坚决。但是不论他们怎样努力,却始终撼动不了清廷的统治根本,到头来反而因为出现了叛徒,被清廷几乎一窝端掉。

  第二个关于吴三桂。吴三桂是位典型的政治投机主义者,明朝不行了,便打算投靠李自成;李自成也不行,便投靠清廷;待得清廷开始撤藩,触及到他的根本利益,他便举起了反清的旗帜。最开始,反叛节节胜利,但是大军进入湖南之后便陷入拉锯战,最终战事不利,大势已去。

  这两个故事之所以说其“悲伤”,是因为主角们都犯了一个他们至死也没明白的错误:被仇恨和权欲遮蔽了眼睛的他们,都没能看清当时大的形势——

  彼时康熙治下,轻徭薄赋,崇儒重礼,几经战乱的社会开始重新焕发出生机,就连顾炎武、吕留良等颇具反清思想的大儒都不得不承认康熙治下确实比前明暴政好了太多。但是天地会、沐王府、吴三桂们或为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或为着狭隘的家族恩仇、或为着个人的权利私欲,悍然不顾民心思定、民心思安的历史大势,逆历史潮流而动,结果最终被历史的洪流冲刷殆尽。

  所以说,瞧不清大势,任凭你再努力、再奋斗、再有天赋,最终也无济于事,难成大事。

  06 千万别试探人性,因为人性根本禁不起试探。

  《鹿鼎记》中有两个人物的黑化历程让人五味杂陈:一是沐王府四大家将后人刘一舟,一是台湾延平郡王次子郑克爽。这两个是人性禁不起试探的最好证明。

  韦小宝先后喜欢上了刘一舟的未婚妻方怡和郑克爽的女朋友阿珂。但是刘、郑二人均是玉树临风、武功高强、背景煊赫的青年才俊,从体貌、武功到身世,对韦小宝而言无一不是全面碾压态势。自惭形秽的韦小宝抓住一切机会刺激折辱二人,本意不过是为泄愤,没想到却一下子将二人贪生怕死的人性之恶诱发出来。

  先是,刘一舟与沐王府众豪乔装改扮潜入皇宫行刺,企图借机栽赃吴三桂,不幸失手被捕。韦小宝以保命为诱饵,诱使刘一舟暴露真实身份,刘一舟贪生怕死的恶之花开始萌芽。其后得知未婚妻移情别恋的刘一舟性情大变,韦小宝设计将其蒙翻之后,以将其削成人棍相威胁,进一步诱发了刘一舟心中的恶之花。最终,饱受同道鄙视的刘一舟投靠了曾经的敌人吴三桂。

  郑克爽的黑化也大致相同。韦小宝先是安排天地会兄弟用武力吊打折辱他,又安排清廷侍卫诬陷郑克爽逛妓院欠钱,又让沐王府的人诬陷郑克爽强暴民女,愤怒绝望之下郑克爽一下子暴露出贪生怕死的本性。

  有时候想想,韦小宝硬是把两个本来有希望成为正派人物的青年才俊逼成了坏分子,确实也忒残忍了些。

  或许有人会说,刘、郑的变坏最根本的是自己的原因,和韦小宝没关系。这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您说一只爆竹如果没有火柴,它能爆炸吗?韦小宝就是那支残忍的火柴。

  所以,人性这东西,还是别试探的好。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07 人之时运,得之未必是福,不得不一定是祸。风物长宜放眼量。

  《鹿鼎记》中有两个小细节颇值得品咂。

  其一,韦小宝天地会青木堂香主身份暴露,康熙将其软禁在宫中以便用炮轰击天地会、沐王府众人。义气深重的韦小宝为给众人通风报信,打算以“保护家眷”的名义安排侍卫前去府中,借以警示众人。由于平日里韦小宝打赏丰厚,众侍卫对保护其家眷的差事趋之若鹜。被安排前去的侍卫“当下尽皆欣然奉命”,轮不到的“不免唉声叹气,抱怨运气欠佳。”

  其实,那些“欣然奉命”的哪里会想到,这是阎王爷的催命符;而那些“唉声叹气”的又哪里知道,这是老天爷的格外眷顾?

  其二,韦小宝被康熙软禁,彷徨无计之时,与奉命“保护”他的多隆饮酒,安排御膳房的小太监送酒菜,并留在身边侍候喝酒。“那小太监十分欢喜,素知韦伯爵从前是御膳房的头儿,对下人十分宽厚,侍候他吃喝肯定有好处,喜滋滋地摆设碗筷。”

  做着美梦的这位小太监哪里会料到,这位对下人十分宽厚的韦伯爵一转身就把刀子捅进了自己后心,然后急匆匆地换上了自己的服饰,金蝉脱壳去了。

  每每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掩卷感叹:一个人的时运,又哪能轻易说的清。看上去是争破头的好差事,却是要掉脑袋,而看上去坐了冷板凳的,却又保住了一条命。

  所以,切记切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风物还宜放眼量!

  08 别随便做“好人”,因为你的“同情”,别人或许真的不需要,有时甚至可能是他们的“灾难”。

  韦小宝为救天地会和沐王府众人,决意与康熙决裂。康熙下令搜捕。逃亡之中,韦小宝被神龙教教主洪万通抓获,命悬一线。

  恰好此时曾经受过韦小宝知遇之恩的王进宝、孙思克带队搜查而来。韦小宝两害相权取其轻,趁机向二人求救,意图通过二人摆脱洪万通的掌控。

  但是深知韦小宝是朝廷钦犯的二人,并不了解韦小宝的处境,反而为报韦小宝的提携之恩,故意装作不认识他,留下银子和马匹而去。

  估计在王进宝、孙思克心里,这是知恩图报之举,全了兄弟之意,是救了韦小宝的性命,没准儿还在心里感叹自己是个“好人”,做了一件“好兄弟、讲义气”的大事,却哪里会想到这才是把韦小宝真正送入了生死绝境。

  现实中有很多时候也是如此,我们过多过滥地释放了自己的同情心,却不知被同情的人或许根本不需要你的施舍?你的慷慨和仁慈,或许正是他们痛苦的根源,你的不问情况、简单直接的好人之举,甚至可能是他们的“灾难”。

  09 “陈近南式焦虑”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年人争不掉的命运。

  陈近南是天地会的总舵主,江湖上名气很大,大家都以能认识他为荣,所谓“为人不识陈近南,纵是英雄也枉然”。看上去真的拉风到不行。按说以他“大哥大”的江湖地位、一呼百应的威势,活得应该很潇洒。毕竟,江湖嘛,不就是图个舒心。

  可是事实上这位大哥每天一睁开眼就是满脑门的官司:一会儿,为了与沐王府争夺反清复明的领导权殚精竭虑;一会儿,又要为天地会内二级领导班子的配备操碎了心;一会儿,要面对国姓爷二公子“反叛”的责难;一会儿又要奔波在带领众人为下属复仇的路上。这还不算,一不小心卷进了国姓爷家的夺嫡之争,最终冤死在通吃岛上。

  陈近南出场不多,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透着一股子“焦虑”。这种“焦虑”本质上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对反清复明大业的责任、对天地会发展的责任、对郑成功一家的责任、对千千万万同胞的责任。

  这种“陈近南焦虑”投射到现实生活,则是中年人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父母妻儿的责任。正是这种无穷无尽的责任重压之下,无数如陈近南般的现实英雄陷入了争不掉、脱不了的“中年焦虑”。

  没办法,谁让“责任”成为你的生活主题?

  10 真正的成熟,是面对误解和非议,不再纠结于解不解释。

  康熙为断绝韦小宝的退路,颁发圣旨说他亲手杀死陈近南。这一下江湖耸动,天地会人人以之为仇,就连不是天地会的茅十八也要杀他。

  面对茅十八的误会,韦小宝一度十分愤懑,被人冤屈的滋味毕竟不太好受。在屡屡解释不听的情况下,韦小宝并没有像过去一样撒小孩脾气,更没有记怪茅十八,而是选择背着骂名大费周章开始营救茅十八,最终通过李代桃僵之计,成功将茅十八从法场换出。

  直到茅十八被成功营救,他都不知道陈近南的真正死因,韦小宝也没有再解释。

  人生在世,遭受误解和非议在所难免。敌人不相信你的解释,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释,不懂你的解释也没用,懂你的又不用解释。

  你说,对于和自己早已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茅十八,解不解释,对此时的韦小宝而言还重要吗?

  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韦小宝才算是真正成熟了。

《鹿鼎记》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条条值得N刷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