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书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金书赏析>本文

剑、诀、善、恶──复读《连城诀》

发布时间:2015.09.16 12:00 阅读次数:1011 出自:本站   复读《连城诀》,感触颇多。

  初识《连城诀》,缘于《笑书神侠》一书中有关《连城诀》七到十二回的评论,是孔庆东先生撰写的。 孔先生讲,不读连城诀、不知人性恶。为了价值连城的大宝藏,徒害师、父害女、兄弟相残,惨绝人寰。

  并非没有江湖侠义,只是现实中的善恶与想象中的美丑差距太大,判若云泥。

  侠义,在万、言、戚三徒弑师夺书中?在花铁干雪谷屈膝、惨食兄弟中?

  侠义,在于丁典仗义行善!在于狄云信约无欺!

  看惯了武侠小说中经典爱情的描写,多半只可取其意,难以效其形。靖蓉、冲盈、杨龙,不过是理想主义的化身,现实生活中的人学不来,甚至不可遭遇。《连城诀》中丁凌的爱情也是如此。与其是展现丁凌二人的忠贞不渝,不如说作者为污浊的江湖树立一个至真至情的标杆。丁凌二人之间的感情表现得愈是真挚,对江湖人性之恶的揭露便愈发彻底!

  不似以往以大侠贯穿全篇的风格,《连城诀》中大侠只是镶嵌于某些情境,点缀而已,就像夜空中瞬间划过的流星,短暂却耀眼,情节简短却拷问着我们的心灵。而本书真正的主人公,狄云,谈不上是什么“侠”。狄云的经历就像现在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所遭遇的。当然,狄云是他们的缩影,许许多多的不如意都汇集在狄云一个人的身上。身在江湖,对于狄云,每一次都是生与死的考验;现今社会,对于我们,普通的人,也常遭到这人或那人的白眼。这就是社会,不过只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它教会我们用忍。直到狄云从雪谷走出,独闯江湖,再不似初次进城时的莽撞与懵懂。他成长了。

  可喜的是,狄云的成长没有受到多少世俗的渐染。他的心始终向往着曾经的田园生活,师父、师妹和他。尽管得知那一切都只是师父多年的谋划,但狄云仍旧没有放弃。最终他选择了逃避,因为他受不得虚假,因为他以至真至情为大宝藏,因为他叫“空心菜”。

  狄云选择了雪谷,水笙在那里等他。安排水笙等狄云出于作者的不忍。两个孤零零的人在一起,相互之间都是一种慰藉。其实,水笙收到的屈辱并不比狄云少。相比于水笙,戚芳的遭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戚芳一路走来的经历也更合乎读者的预想:因懵懂而受骗,因受骗而伤情,因伤情而决绝,虽决绝亦相思,由相思而挂怀,由挂怀而见疑,由见疑知实情、由知情复生恨、缘生恨反遭杀,缘遭杀慰相思,慰相思而念旧恩,报旧恩而陨黄泉。

  戚芳,成了狄云永远的心结。相比狄云,她永远也没弄清楚自己的角色,这似乎是她最大的不幸;也正因为不明了,戚芳才不会遭受更大的痛苦,这似乎又是她的大幸。不管怎么样,戚芳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的悲剧复制起来并不怎么难,或许你我身边正在上演。

  最后,说说善恶。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说不清、道不明。多少都有点龌龊的年头,但又都满足于行善的虚荣。别急着嘲笑花铁干,先问问自己,身陷雪谷,我会怎么做?日常生活中,我又是怎么做的?曾子讲“三省吾身”,不是作秀,而是自我修炼。毕竟,指斥别人的错误比自我批评来得容易。

  作者说,本书是为了纪念自家的一个长工而写的,书的原名是《素心剑》,后反其道,改作《连城诀》。孔庆东先生解作人需得用素心之剑斩去贪欲的心魔,方能不为连城宝藏所诱。依我看,不妨将剑诀二字调换,改为“连城剑”与“素心诀”,可解作:看似价值连城的宝藏,实则杀人的刀剑锋利无比;唯有秉持素心方为坦荡行事的要诀。

  想起苏曼殊先生的一副对联“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