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评点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角色评点>本文

“侠”之石清

发布时间:2015.09.16 11:44 阅读次数:986 出自:本站 作者:佚名

  标题所言之“侠”,之所以加上引号,一来是代指《侠客行》一书,二来是说石清虽是交游天下的侠客,却也绝非舍己成人的大侠。我个人曾这样理解金庸后期(私以为从《飞狐外传》开始的小说要比之前的更好些,犹其私以为《射雕英雄传》存在比较严重的人物脸谱化现象)的大部分作品——普通的人,不普通的书。金庸笔下曾有很多普通人,他们有着不普通的经历,甚至非凡的武功,但他们的性格,却让我们觉得是身边实实在在可以存在的人。正是这些身边的人,演绎着分外真实,而又精彩纷呈的故事。

  而石清正是这些人之一。石清是一部不太火热的小说中的配角,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或者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但石清又的的确确是一个塑造的甚是丰满真实的人物,甚至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在我看来,一些人或许因为电视剧的改编,或许因为对评论的先入为主,对石清或多或少有些误读,于是在此发表一些一家之谈,供大家参考。

  (一)丰神俊朗,衣袂飘飘

  不知是直觉还是什么,总觉得有些人一听名号便知其相貌,就像金蛇郎君夏雪宜,只闻名便知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翩翩公子。而石清亦然,虽是个再平常不过的的名字,但石之质美,清之风骨,自从名中体现。“玄素”二字,更见黑的凛然庄重,白的清雅秀丽。如此装束,如此气质,怎能不绘出江南富家,温润如玉的一对璧人?

  不得不承认,石清首先是凭借着清雅的名字,俊朗的相貌进入我的视线。不过石清的魅力,绝不仅仅如此,我想声明的只是,石清绝不是一个满脸胡子的迂腐儒生(89版),也绝不是一脸威严的正直大侠(02版)。虽然个人并不觉得龙隆长得有多好看,但至少85版的石清夫妇站在一起,从着装和气质上,还是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的。我想,这才是原著中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二)谦逊有礼,心高气傲

  大概有很多人会觉得我拿了两个矛盾的词放在了一起,也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这两者兼有是一种怎样的心态,但我要说,这两者绝不矛盾,可以共存,因为我自己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之前所说的“共鸣”,便是我从石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谦逊有礼,这个比较好表现,做任何事情都留余地,留情面;从不明着自负不凡;与人交流谦和有礼,怒不形于色等等,都体现出了他谦和的一面。这使得他在江湖上留下了极好的名声,交到了很多的朋友。我相信,有很多人也喜欢像他这样生活,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得罪人,有一个好点的人缘,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石清的心高气傲则被很多电视剧所忽略了。因为石清的高傲,绝不像夏雪宜那般张扬,那般盛气凌人。那大约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尊自傲,是不需要用傲气压倒什么人,而是自己很看得起自己,不希望在旁人面前失了面子。我想,这更是一种人人都有的高傲,但如何通过影视表现出来,的确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或许,只有看到,石清在侯监集上,石清听到谢烟客那句大约是无心的嘲讽时,那微妙的脸色变化,才能体会到石清的高傲。

  石清没有盖世的武功,亦没有施令的权力。他不能像东邪、像夏雪宜那样张狂的高傲,虽更缘于他谦和留情的性格,但或许也有些资本问题吧。他的高傲,来源于爱惜自己的颜面,以及长期以来江湖人士对他的称颂。

  (三)待人接物,非虚非诚

  我曾对人说我非常喜欢石清,喜欢他的清俊,喜欢他的高傲,喜欢他的谦和,喜欢他的善言……但当被问到喜欢石清做你什么人的时候,我答不出了。跟石清做像我们今天这样的好朋友是可以的,但绝对不是武侠世界中那种肝胆相照、生死相托的朋友;跟石清做夫妻,那更是得温柔贤淑、事事从夫。于是半晌的沉默过后,我说,我只愿意自己做石清。

  我曾看过有人评论,将石清直接说成是“伪君子”,此言实在有些过分,虽然石清待人算不上真诚,但也绝非虚伪,用“非虚非诚”来形容,似乎更为恰当。的确,这与至诚的张无忌郭靖这类的侠士比起来,是有所差距,但就算是包括无忌在内,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的坦诚。每个人都不傻,都有自己不愿言明的事,亦有不愿也没有必要得罪的人,犯不着把自己的观点都说出来。

  石清送石中玉雪山派习武的深意,本就是家事,丝毫不涉及雪山派的利益,自然没有说的必要;对于雪山派私自处置石中玉的不满,自是暗自压下,日后才会更好办事;与安奉日拆上七十余招,仍赞对方刀法神通、未分胜负,不过是既交朋友,又保存他人颜面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在谢烟客面前含怒不言,更是免去了很多麻烦是非;至于石清听先父说丁不三所杀之人多为当杀,更是只有傻子才会说出来。

  大家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在面对石清遇到的这些事时,会不会做出相同的决定?反正我会,对一些与自己不熟、日后也不会有太多交集的人,本就不必把自己的不满流露出来,而说几句奉承恭维的话也可算作是一般习惯。

  私以为无论是从书中的描写,还是从书后的后记看来,金庸先生对石清应该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查先生也丝毫没有掩饰石清“非虚非诚”的待人特点,甚至有一处三个版本都保留了的描写,连我都无法接受。

  就是在一位郎中给假扮石中玉的石破天开了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药方时,石清说了两句“高明”。石清此举实是令我反感,也觉得没有必要。但金庸先生两次修改都保留此处,只怕也是想要表现石清“非虚非诚”的待人习惯,这样看来,石清之前的举动,也并非有意虚伪,而是性格使然。

  大概也就是因为石清的不够真诚,也使很多人在感情方面对石清有极大的误解。因为大结局石清与梅芳姑的那段对话,包括陈墨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石清内心软弱,不敢爱、不肯接受比自己强的女子。的确,这时很多男人的共同心理,甚至连我在找男朋友的时候也喜欢样样都不如我的,才觉得有自信。然而石清不爱梅芳姑真的是为此么?我认为不是。

  首先,就凭石清不够真诚这一点,我就很能怀疑石清那段话的真实性,并不是怀疑梅芳姑没有那些优点,而是怀疑石清回避了梅芳姑的缺点,以突出她的优点。试想哪个人在拒绝对方的时候说的不是“你很好,但不适合我”或是“我配不上你”这类的话?能因此就说他是自卑懦弱么?莫说是石清这种做事都留三分余地的人,就算是换做别人,在梅芳姑如此伤心的时候,也不至于再说些伤人的话跟她闹翻吧。

  而且我们也不难看出,石清的确回避了梅芳姑最重要的缺点——她的性格。梅芳姑与何红药不同,石清没有给过梅芳姑任何的承诺或暗示,从头到尾都是和石清没什么关系的单相思,却能发展到因爱生恨,甚至用折磨石清的儿子来报复的程度,可见其性格的偏激之处。有谁会放着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不要,而要一个偏激的美女呢?对于如此偏激的女孩,你拒绝她时,会说什么?最多是“你很好,但不适合我”吧,总不会直接说你性格太烂吧。若是换了石清这种绝不轻易得罪人的人,只怕就会数尽对方的优点,来一句“我配不上你”吧。

  再说石清所说的梅芳姑的优点真的很重要么?在容貌上,闵柔也绝对算作是美女了,这样就足够了,石清又不是公孙止,不会放着性格、缘分这些重要问题不考虑,硬要找一个武林第一美女。更何况石清的清雅气质在《侠客行》全书中也算作是数一数二的,也没有必要对着一个武林第一美女自叹不如啊。

  而技能上,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好,会做家务,又有文学素养,然而在武侠世界里呢?谁把段誉的佛经、文学放在眼里了,所看重的还不是段家的六脉神剑一阳指。江南玄素庄的女主人本就不需要去补衣做饭,吟诗作对更非江湖儿女所好,石清绝对犯不着因为文学水平不好而自卑,真要因此拒绝她,也不过是因为文学水平有差距而没有共同语言罢了。

  至于武功,我们就又要回到石清不够真诚这个问题上来了。石清说闵柔刚如师门,武功不及梅芳姑,但石清强调了“刚入师门”(后来从石清与石破天的对话中大概暗示出,闵柔应该达到了与梅芳姑不相上下的水平,若非如此,石清也不必强调“刚入师门”),石清是从父习武,总不至于是“刚入师门”吧,武功自不会比梅芳姑差。更何况紫烟岛一战,明显丁不四的武功不比白万剑高多少,而水磨坊中石清又与白万剑平手(甚至从闵柔的观察看,石清的内力可能略胜),这样的看来,石清的武功怎么会不及梅芳姑?我想石清之所以这样说,与那日对安奉日说未分胜负一样,不过是出于性格的自谦罢了。

  (四)侠名远播,天下为友

  写这么个题目,大家可不要误会,这绝不是像各个版本电视剧那样,对石清盲目地唱大侠赞歌,将他弄成一个一点性格都没有的标准大侠。而是想说,石清实在是一个聪明的人,善言善行,赢得了与他的德行不相称的好名声。

  陈墨的《侠客行》总论中说,《侠客行》中除了石破天外都是具有普通人性弱点的人(其实私以为,连石破天也不例外),就比如石清夫妇侠名满天下,却未见他们做什么善事,反而上来就抢玄铁令,并处处回护石中玉。关于这一点,我私下推测出两个原因。

  其一,金庸先生在后记中说,《侠客行》主要是表现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情感,那么自然没有必要去写石清夫妇行侠仗义,积累侠名的事迹。相反的,更应该写他们已经拥有了年轻的时候闯下的盛名,但却为了儿子,不得不做不称侠名之事,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这样岂非更能体现爱子之情的热切?

  其二,私以为石清的侠名亦来自于他聪明的处世之道。就拿安奉日来说吧,石清与安奉日的结交,说白了不过是石清在斗智斗力都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玩了安奉日一次,但结果呢,因为石清善言辞善处事,安奉日不但对石清千恩万谢,还十分敬重石清,新修版中,甚至更强调了这种敬重。而石清夫妇对谢烟客的恭敬有礼,显然也给谢烟客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修新版盗剑原因)。而石清夫妇在请人去长乐帮帮忙的时候,也说过自己夫妇曾多次助人,应该说他们虽不会舍己成人,但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很乐于助人的(这也算是一般人的做法吧)。上述行为,无疑是事半功倍地为石清积累下来了广泛的赞誉。

  现在是不是会有很多人觉得,石清纯粹是骗来的名扬天下?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妨想想我们自己,谁不希望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谁有不希望自己能多些朋友、少些敌人呢?既然想如此,又有谁不会这样做呢?

  从心理上,这只不过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心思,但石清毕竟是武侠世界中的侠客,能力上不会普通。无论是仗义疏财还是打抱不平,都有足够的金钱、武功、人脉做到广助同道而于己无伤,再加上石清做事处处留余地,又会时时不卑不亢、恰到好处地恭维。试问这样的人谁不想结交,谁不会赞誉?

  这样想来,江湖对石清的赞誉当真是不实?不是,至少在江湖人看来,石清值得这样的称赞。称赞本来就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如果石清的所作所为能给人留下这样好的印象,自然就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实际上,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为什么谢烟客指着雪山弟子和安奉日一个个地说记账还债,而没有说石清闵柔?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谢烟客出现的时候,石清夫妇只是出剑阻拦,并未打算轻易伤人,而剩下的人却都下了杀招。设想一下,如果石清夫妇当时也出了杀招,也被谢烟客这么一说,以石清的心高气傲,还不羞愧得无地自容?

  江湖中人也并非傻子,所做的事和所得到的回报,总该是基本对等的。石清夫妇的为人处事给人留下的印象至少好过其他大部分人,如此,他们得到好过其他大部人的名声又有什么不妥呢?纵使石清夫妇做的事是为了给自己赢声誉,但他们也的的确确是在为善武林啊,为何不可凭着印象去赞誉?毕竟江湖人不是读者,他们看到的事情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会与读者相同。更何况,私以为石清夫妇的处事方式绝非刻意,而是性格如此罢了,“伪君子”之说实在无从谈起。

  (五)私心爱子,无奈谁言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承认,石清不是一个成功的父亲。尤其是旧版原著中,纯粹因为管教不了而将儿子送到雪山派,实在是太过不负责任。但石中玉的所作所为,也的确不能全怨石清,毕竟石清心中,甚至有比闵柔更多的无奈。

  首先,我相信人的天性是有差异的。就好像石破天似乎也没得到过什么思想道德教育,反而是跟一个神智不太正常的偏激女子生活了十几年,但却仍是善良仁厚;就好像殷素素临死前狠狠扫视众人,叮嘱无忌长大后要将他们一个个都杀死,但无忌却是却大越仁善:段誉自小受到父母和伯父的万般宠爱,却也没有恃宠而骄、为非作歹。私以为,这就是天性的问题。石中玉或许就是那种天性不良,很难教育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石清的教育能力显然不够的,教育方法(虽然书中没有出现,但可以从结果推出)显然也是不当的。

  但这里我也想要说明一下,这里说的不当,也并非指闵柔的疼爱。作为一个一直被一位非常慈爱的母亲溺爱、纵容着的孩子,我坚信母亲的宠爱带来的绝不应该是胡作非为,而应该是深深感恩,应该是想要做的更好回报母亲,让母亲放心。因而,私以为错的并不是闵柔的溺爱,而是石中玉对待溺爱的态度和闵柔爱护的对象。就好像,对像李文秀那样,能将一句重话当作很严重的责备的孩子,当然完全可以予以甚至是溺爱的宠爱,但如果是对于石中玉这种生性顽劣之人,只怕就要少些慈爱,多些严厉管教了。

  在小说中,只突出了闵柔对石中玉的溺爱,而石清对石中玉具体是如何教育的,基本上空白,但可以感觉的出,石清一定也是用了很多心思,想过很多方法去教导石中玉的,但可惜都不凑效(这可能是因为石清对石中玉的管教,大体也是疼爱多于严厉的,这一点从石清每一次见到假石中玉时的反应可以看出)。于是石清做了一个很失误的决定——送石中玉到雪山派。自己的儿子,自己都管教不好,更何况别人(虽然石清以为别人能够更加严格的管教,但其实这不可行)?将石中玉留在身边,纵使教不好,至少也可是阻止他为恶,不至到最后那不可收拾的地步。

  可以说石中玉在外为恶,石清的确要负很大责任,但如果凭着一句“养不教,父之过”而将责任完全推到石清身上,也是不合理的。私以为谢烟客有句话话是很有道理的,石中玉这样的孩子,交给孔圣人也教不好的。石中玉的顽劣,固然有石清教育不当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天性。毕竟石清是一个知是非,明分寸,巧辞令,善处事的人,若是换一个稍微乖巧一点的孩子,焉能教育不好?

  这是石清的无奈,然而更加令人无奈的远非如此。作为一个父亲,焉能不爱自己的孩子,纵使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无恶不作之徒,身为父亲,如何忍心将其置于死地?但石清又不死闵柔,他有侠士必须背负的责任和名誉,他不能明着袒护石中玉。这是他无法对人言及的无奈。

  对于像郭靖那样完全大公无私的大侠,我只有佩服到敬而远之的地步。但石清只是一个平常人,对自己的儿子当然会有自私的爱。这没有什么错,想想哪个父母不是如此?子女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哪个父母不是将自己的子女往好里想?哪个父母不是尽力护着自己的孩子?

  石清做的,也仅仅是如此。石清见到石破天的剑法,会怀疑是雪山派亏待石中玉,这只是一个父亲维护和爱自己的孩子的一种心理。如果因此而指责石清没有对朋友的了解和信任,未免有些苛责了。

  我一直都非常同情封万里的遭遇,我想石清作为封万里曾经的好友,心里一定更加难受。但石清还是一个有私心的凡人,这样的人看儿子一定重于朋友。石清在雪山派面前,以他的巧言得理不让人,步步紧逼之时,或许也会觉得愧对良心,但是“慈父”这两字让石清不得不这么做。若非身临其事,我们没有资格指责石清,石清心中的苦,恐怕只有亲自经历才能体会。我想,石清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复杂的无奈,已不是语言能有言明的了。

  更何况其实石中玉事件之所以影响那么大,也有雪山派自身的原因。石中玉虽然品行不端,但也绝不至于有翻云覆雨的能力吧,一个小孩子,如何能够将偌大一个雪山派整的家破人亡呢?其实石中玉事件的影响,截止到阿绣跳崖就差不多了。白夫人的发疯,是白万剑的处理不当,封万里断臂、史小翠出走更是白自在乱发火导致的,说实在话就是这些实在都是雪山派自己处理不当,起因固然是石中玉,但如果因为无处发泄(毕竟不能说师父的不是 ),而把封万里、史小翠的账一股脑地算到石清头上的时候,也实在冤枉,石清明着暗着辩解逃避一下,也是有情可原的。

  (六)生死与共,无约自成

  说道石清夫妇的夫妻关系,大概很多人的印象都是闵柔在石清面前的细声细语、惟命是从,不免觉得石清有几分大男子主义。但其实,这并非是石清在以从夫约束闵柔,而是闵柔生性温柔,自然如此。

  的确,我们能看到闵柔在石清面前永远是那样温柔顺从;能看到石清在与人交谈时闵柔从不插一句话;能看到闵柔即使对石清的决定有所不满也将意见保留。但我们是否又注意到了石清对闵柔说话几时不是细声细气,石清对闵柔的关怀又哪里不是细致入微?

  闵柔对石清以外的其他人说话不也是客客气气的,而闵柔对石清的顺从也并非出自石清的要求,反而因为闵柔顺从的个性,石清却是事事为闵柔考虑,时时关心闵柔的心情,闵柔心中的不愿、难过几时逃过了石清的眼睛?可以说,温贤是闵柔的心性,而默默关怀是石清的默契。

  而且从闵柔的性格看来,闵柔应该是一个柔弱的女人,而且缺乏应对事情的能力,有一个像石中玉那样顽劣的孩子,闯了那样多的祸要收拾,这岂是闵柔能够承受得了的。但闵柔并没有崩溃,这怕是只因为石清一直陪在闵柔身边,给她以安慰和支持。

  可以说,石清是闵柔精神上的支柱,这样说并不夸张,这一点从白夫人的经历上可以感觉出来。首先这里,我并没贬低白万剑的意思,白万剑可以算作是雪山派中的杰出英才,甚至其思想道德水平只怕犹在石清之上。但其处理事情的能力和对待妻子的体贴实在是远远不及石清。

  本来阿绣跳崖,最痛苦的便是白夫人,此时白万剑更应该强压内心的痛苦去安慰白夫人才对,如何还能将自己的痛苦发泄在白夫人身上,责备白夫人没有看好阿绣?这样的情形,白夫人如何能不被逼疯?试想,如果白万剑能像石清一样对白夫人予以好言安慰,又何至于如此。又试想,如果石清像白万剑一样,一味责备闵柔过分宠爱石中玉,闵柔又如何承受得了?

  可以说石清夫妇是相敬如宾的典范,夫君体贴,妻子温贤,两人之间自有一种无言的默契。这种默契绝不仅限于夫妻间的相互关心,甚至可以到了“生死与共,无约自成”的地步。

  无论是接任上清观掌门人,还是到侠客岛赴死,还是以二使一决生死,石清都未曾询问过闵柔,便直接说着“愚夫妇”,似乎生死与共已经成为他们之间无需言明的约定。没有独自涉险的心思,没有独自面对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能没有对方,而对方亦然。因而,无论是怎样的艰难险阻,“石清夫妇”似乎已成为一个完全无法拆开的整体,夫妻同心,生死相随!

  对此,我在研究型学习中,曾予以过很高的评价。这样的默契无论如何,都是那样的难得,那样的可贵。可以说,除了令狐冲任盈盈这对笑傲江湖的人间仙侣外,我再未从任何人身上看到这种双方坚信的生死不离的默契,就哪怕是“十六年,此情不变”的杨龙二人,也未有这份默契。

  不论在江湖上经历了怎样的风波坎坷,不论怎样的身心俱疲,黑衣白衫,并肩策马,仗剑江湖,都有一种令人心向往之的和美。

  (七)石墨清芳,我心萦绕

  总之,除了夫妻二人那超越生死的相爱相守,石清基本上是以一个常人的心性出现在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里,演绎了一段牵动人心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石清的清俊,或许是因为性格上的相似,或许是因为人性上的真实,石清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丰神俊朗,衣袂飘飘,谦和有礼,心高气傲,非虚非诚,巧言如珠,石清其人,亦在我心间绘下一缕长存的清影。